東吳大學教師授課計劃表

檔案產生時間:2024/4/29 上午 05:15:00
本表如有異動,於4小時內自動更新
一、課程基本資料 Course Information
科目名稱 Course Title:
(中文)當代社會理論
(英文)CONTEMPORARY SOCIOLOGICAL THEORY
開課學期 Semester:112學年度第2學期
開課班級 Class:社三A (合開:社三B)
授課教師 Instructor:劉育成 LIU, YU-CHENG
科目代碼 Course Code:BSO36101 單全學期 Semester/Year:單 分組組別 Section:
人數限制 Class Size:60 必選修別 Required/Elective:選 學分數 Credit(s):3
星期節次 Day/Session: 四34E  前次異動時間 Time Last Edited:113年02月23日22時14分
※ 因授課需求教室如安排於語練教室需加收語言實習費
社會學系基本能力指標 Basic Ability Index
編號
Code
指標名稱
Basic Ability Index
本科目對應之指標
Correspondent Index
達成該項基本能力之考評方式
Methods Of Evaluating This Ability
1具備社會學思考的基本能力
The basic ability to think sociologically.
  
2具備社會科學研究的分析能力
The ability to analyze social scientific research.
  
3具備調查、蒐集與分析資料的能力
The ability to investigate , collect and analyze data.
  
4具備批判社會現象的能力
The ability to analyze social phenomenon critically.
》出缺席狀況
》課堂討論與表現
》報告(含個人或小組、口頭或書面、專題、訪問、觀察等形式)
》作業成績
5具備全球與跨文化的視野
The views with global and cross-cultural concerns.
》出缺席狀況
》課堂討論與表現
》報告(含個人或小組、口頭或書面、專題、訪問、觀察等形式)
》作業成績
6具備分析在地與區域社會問題的能力
The ability to analyze social problems in both local and regional scales.
》出缺席狀況
》課堂討論與表現
》報告(含個人或小組、口頭或書面、專題、訪問、觀察等形式)
》作業成績
7具備關懷與服務社會的能力
The ability to concern and serve society.
  
8具備觀察社會趨勢的能力
The ability to observe social trends.
》出缺席狀況
》課堂討論與表現
》報告(含個人或小組、口頭或書面、專題、訪問、觀察等形式)
》作業成績
二、指定教科書及參考資料 Textbooks and Reference
(請修課同學遵守智慧財產權,不得非法影印)
●指定教科書 Required Texts
Nick Fox & Pam Alldred, 2017, Sociology and the New Materialism, part 1, pp. 3-74
Shove, Elizabeth, The dynamics of social practice' pp.1-20, The dynamics of social practice: everyday life and how it changes
Shove, Elizabeth, 'Representing the dynamics of social practice' pp.119-137, The dynamics of social practice: everyday life and how it changes
Coole, D.H. and Frost, S. (2010) Introducing the new materialisms. In: Coole, D.H. and Frost, S. (eds.) New Materialisms. Ontology, Agency, and Politics. London: Duke University Press, pp. 1–43.
Latour, On actor-network theory. A few clarifications plus more than a few complications.
Latour, Reassembling the social: an introduction to actor-network-theory, pp43-86
Barad, K. (1996) Meeting the universe halfway: realism and social constructivism without contradiction. In: Nelson, L.H. and Nelson, J. (eds.) Feminism, Science and the Philosophy of Science. Dordrecht: Kluwer, pp. 161–194.
Barad, Karen, 2003, Posthumanist Performativity: Toward an Understanding of How Matter Comes to Matter, Signs: Journal of Women in Culture and Society
Braidotti, R. (2006), Posthuman, All too human. pp197-208.
DeLanda, M. (2006) A New Philosophy of Society. London: Continuum. ch1.
DeLanda, M. (2006) A New Philosophy of Society. London: Continuum. ch2.
Latour, 2014, Agency at the time of the Anthropocene, New Literary History Vol. 45, pp. 1-18
Braidotti, 2016, Posthuman Critical Theory, Critical Posthumanism and Planetary Futures. ch2.
●參考書資料暨網路資源 Reference Books and Online Resources
同上。其餘於課堂上提供。
三、教學目標 Objectives
1) 理解新物質主義在當代社會理論中的核心概念與方法論;
2) 探討物質、身體、技術與環境等非人類實體的能動性;
3) 分析新物質主義如何影響我們對社會、文化與政治現象的理解;
4) 透過跨學科的視角,批判性地評估新物質主義對當代社會問題的解釋與應對策略。
1) 理解新物質主義在當代社會理論中的核心概念與方法論;
2) 探討物質、身體、技術與環境等非人類實體的能動性;
3) 分析新物質主義如何影響我們對社會、文化與政治現象的理解;
4) 透過跨學科的視角,批判性地評估新物質主義對當代社會問題的解釋與應對策略。

四、課程內容 Course Description
整體敘述 Overall Description
本課程將從社會科學、哲學中的「物轉向」觀點出發,探討物質與社會實踐之間的互動關係。新物質主義挑戰傳統的人本中心主義,強調非人類實體的能動性與物質世界的重要性。課程將涵蓋從理論基礎到實際應用的廣泛主題,包括但不限於物質文化、生態批評、身體與性別政治。學生將通過閱讀、討論與實踐活動,深入理解新物質主義如何重新定義社會理論的邊界,並對當代社會議題提供新的解釋框架。
●分週敘述 Weekly Schedule
週次 Wk 日期 Date 課程內容 Content 備註 Note

1

2/22 課程介紹、分組   

2

2/29 實作理論一   

3

3/7 實作理論二   

4

3/14 新物質主義I:物質、能動性與後人類   

5

3/21 新物質主義I:行動者網絡理論(1)   

6

3/28 新物質主義I:行動者網絡理論(2)   

7

4/4 放假   

8

4/11 新物質主義I:行動者網絡理論(3)   

9

4/18 期中考週   

10

4/25 新物質主義II:新女性主義(1)   

11

5/2 新物質主義II:新女性主義(2)   

12

5/9 新物質主義II:新女性主義(3)   

13

5/16 新物質主義III:組裝理論(1)   

14

5/23 新物質主義III:組裝理論(2)   

15

5/30 新物質主義IV:人類世與後人類(1)   

16

6/6 新物質主義IV:人類世與後人類(2)   

17

6/13 期末考週   

18

6/20 彈性教學週   
五、考評及成績核算方式 Grading
本科目 ☑同意/☐不同意 期末退修
配分項目 Items 次數 Times 配分比率 Percentage 配分標準說明 Grading Description
出席1515% 
期中考115% 
學期考145% 
課堂討論525% 
配分比率加總 100%  
六、授課教師課業輔導時間和聯絡方式 Office Hours And Contact Info
●課業輔導時間 Office Hour
一3456
●聯絡方式 Contact Info
研究室地點 Office:D0211 EMAIL:ycliu15@gmail.com
聯絡電話 Tel:0916145177 其他 Others:
七、教學助理聯絡方式 TA’s Contact Info
教學助理姓名 Name 連絡電話 Tel EMAIL 其他 Others
八、建議先修課程 Suggested Prerequisite Course
社會學、社會學理論
九、課程其他要求 Other Requirements
(一)課程要求:
1. 本課程為三學分,上課方式為報告與討論,修課學生輪流針對每週課程文本進行報告與分享,學期末則上台分享小組學期報告。
2. 課堂出席與參與討論:課堂出席為基本要求,未能出席請務必請假。參與討論須重質量,當週閱讀資料務必於上課前閱讀完畢,並且針對閱讀資料提出至少1-2個問題,並且在課堂上積極回應他人之問題。
3. 課堂報告:課堂報告以至多5人為一組。報告文本以當週「必讀資料」為主。請各組在報告與分享上的重點如下:
a. 在閱讀內容中,就整體而言,其所關注的主題或提問為何?
b. 請以前述所挑選的主題或提問,摘錄至少五個段落來說明。
c. 請說明所挑選的主題或提問與日常生活之間的連結。
d. 請從前述之連結延伸出問題或反思。
4. 學期報告:
a. 請以小組為單位,就下述主題進行學期報告之撰寫:請在日常生活中進行觀察,從「物」出發,並且任選閱讀文本之內容對該物進行分析與論述。建議架構如下:
(1) 請以心智圖的形式來描述所選之「物」,至少三層
(2) 請論述該物對社會或日常生活的影響
(3) 人們以哪些方式來如何面對這個物
(4) 如何應用本學期閱讀之理論觀點進行分析與啟發
b. 期中考週進行進度報告,簡報請於4月17日下午六點以前上傳至Tronclass作業區。逾期繳交,成績以七折計算。口頭報告時間為各組至多五分鐘。
c. 期末考週進行口頭報告並繳交學期報告,口頭報告時間為每組至多10分鐘。簡報請於6月12日下午六點以前上傳至Tronclass。學期報告請於6月20日下午六點以前上傳至Tronclass。逾期繳交,成績以七折計算。
d. 學期報告繳交形式:字數以10000字為原則。抄襲或未註明出處,該份報告以零分計算。
e. ChatGPT使用規範:
(1) 請揭露是否有使用ChatGPT。
(2) 請標示出由ChatGPT完成之段落。
(3) 請說明「你如何使用ChatGPT完成作業之完整過程」。
(4) 以上三項缺一,該份作業以零分計算。
十、學校教材上網、數位學習平台及教師個人網址 University’s Web Portal And Teacher's Website
學校教材上網網址 University’s Teaching Material Portal:
東吳大學Moodle數位平台:http://isee.scu.edu.tw
學校數位學習平台 University’s Digital Learning Platform:
☐東吳大學Moodle數位平台:http://isee.scu.edu.tw
☑東吳大學Tronclass行動數位平台:https://tronclass.scu.edu.tw
教師個人網址 Teacher's Website:
其他 Others:
十一、計畫表公布後異動說明 Changes Made After Posting Syllabus
確定之課表請以上課第一週在課堂上公布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