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吳大學教師授課計劃表

檔案產生時間:2013/1/2 下午 06:55:40

一、課程基本資料 Course Information
科目名稱 Course Title:
(中文)科技社會學
(英文)SOCIOLOGY OF TECHNOLOGY
開課學期 Semester:96學年度第2學期
開課班級 Class:社二A
授課教師 Instructor:葉肅科
科目代碼 Course Code:BSO35401 單全學期 Semester/Year:單 分組組別 Section:
人數限制 Class Size:75 必選修別 Required/Elective:選 學分數 Credit(s):3
星期節次 Day/Session: 三34E  上課教室 Classroom: D0316 前次異動時間 Time Last Edited:
96年12月25日22時34分
二、指定教科書及參考資料 Textbooks and Reference
(請修課同學遵守智慧財產權,不得非法影印)
●指定教科書 Required Texts
教師自編講義
●參考書資料暨網路資源 Reference Books and Online Resources
1.王道還、廖月娟譯,賈德.戴蒙原著,(1998),《槍炮、病菌與鋼鐵:人類社會的命運》,台北:時報出版社。
2.郝道猛,(1991),《生態學概論》,台北:徐式基金會出版社。
3.馮建三、廉麗娟、林劍秋譯,(1988),《未來的省思》,台北:駱駝出版社。
4.查修傑譯,(1997),《決戰資訊高速公路:第二波資訊革命的契機與反思》,台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5.張葆華、高卓與吳偉譯,約翰.埃爾金頓與朱莉亞.黑爾斯原著(2000),《未來的生活選擇》,北京:新華出版社。
6.楊光仁,(1993),《生態平衡與自然保護》,台北:五洲出版社。
7.廖月娟譯,賈德.戴蒙原著,(2006),《大崩壞:人類社會的明天?》,台北:時報出版社。
8.譚天譯,(1996),《資訊媒體狂潮》,台北:台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9.羅耀宗譯,邁可.德托羅斯原著,(2001),《科技活氧革命:資訊進入人性化的時代》,台北:時報出版社。
10.Henslin, J. M. (2000). Essentials of Sociology: A Down-to-Earth Approach (3rd ed.). Boston: allyn and Bacon, Chapter 15,pp.386-412.
11.Michael, M. (2000). Reconnecting Culture, Technology and Nature: From Society to Heterogeneity. London: Routledge.
12.Robertson, I. (1989). Society: A Brief Introduction. New York: Worth Publishers, Inc., pp.374-416.
13.Schaefer, R. T. (1998). Sociology (6th ed.), Boston: McGraw-Hill, Chapter 20, pp.597-625.
14.Schaefer, R. T. (2001). Sociology (7th ed.), Boston: McGraw-Hill, Chapter 22, pp.578-603.
15.Volti, R. (1988). Society and Technological Change. New York: St. Martin’s.
三、教學目標 Objectives
人類社會的主要特色之一是科技使用,因為科技強烈的影響我們的日常生活方式與生活風格。科技本身是社會、經濟、政治與文化模式的產物,其影響必然端賴更廣泛的經濟、文化與政治過程而定。某一特定社會的科技類型即顯現該社會文化的許多特性,關聯科技、生活與社會的科技社會學課程所以重要不僅因為它具有此特性,也因為它可讓我們瞭解:人類如何透過科技或技術創造出現有的社會?並探討世界各國與台灣社會如何建構一個以「綠色科技」為架構的產業發展模式與資源永續發展的未來?課程所研討的基本概念、理論觀點與生活實踐等事實將幫助學生瞭解科技使用對社會生活的影響、社會生活如何形成科技變遷的力量,以及綠色科技如何引導現代國民重新思考人類生態保護與永續發展的重要性。在此課程中,我們將介紹科技、生活與社會互動間的許多範例。透過這些範例,我們可對科技(尤其是綠色科學)影響整體社會變遷有更深的認識與較佳的瞭解。 
四、課程內容 Course Description
整體敘述 Overall Description
科技、生活與社會論題的探究不僅涉及科技實務的瞭解,也牽涉到社會生活層面的關聯。因此,藉由科技、生活與社會論題之探討,我們可認識科技發展與科技變遷的特性與來源,也可以深入瞭解不同程度的科技對社會生活變遷之影響,以及社會生活因素形塑科技變遷的力量。在後工業社會或後現代社會裡,經由科技形塑與影響下的職業生涯、傳播媒體、社會組織、政府政策、軍事科技,以及醫療科技等,究竟產生那些重要社會衝擊或變遷?這些深入分析均是探討的重點。此外,電腦科技、生物科技、綠色科技與科技意外等科技未來與永續發展之進一步省思,也是科技社會學檢證科技、生活與社會論題的另一種關注點。
●分週敘述 Weekly Schedule
週次 Wk 日期 Date 課程內容 Content 備註 Note

1

2/27 課程介紹與要求   

2

3/5 一、導論:科技、生活與社會   

3

3/12 二、科技社會學概念:科學、科技與綠色科技   

4

3/19 三、科技理論:科技決定論與科技社會建構觀
  

5

3/26 四、科技發展與倫理變遷:抗拒科技的省思


  

6

4/2 放假一天   

7

4/9 五、科技、文化與社會互動   

8

4/16 六、科技與社會控制   

9

4/23 七、科技、階層與不平等   

10

4/30 八、科技、家庭與教育   

11

5/7 九、科技、政治與經濟   

12

5/14 十、科技與社會政策:隱私權與電檢   

13

5/21 十一、生物科技:性別篩選   

14

5/28 十二、生物科技:基因工程   

15

6/4 十三、電腦科技:電信與網路   

16

6/11 十四、科技意外事件:生態破壞與永續經營   

17

6/18 十五、綠色科技:生態、環境與科技融合   

18

6/25 學期考試   
五、考評及成績核算方式 Grading
配分項目 Items 次數 Times 配分比率 Percentage 配分標準說明 Grading Description
出席1710% 
學期考130% 
報告130% 
分組作業130% 
配分比率加總 100%  
六、授課教師課業輔導時間和聯絡方式 Office Hours And Contact Info
●課業輔導時間 Office Hour
每週星期二早上8:10-12:00,其他時間另行約定。
●聯絡方式 Contact Info
研究室地點 Office:Q211 EMAIL:chc54917@ms12.hinet.net
聯絡電話 Tel:28819471-6319 其他 Others:
七、教學助理聯絡方式 TA’s Contact Info
教學助理姓名 Name 連絡電話 Tel EMAIL 其他 Others
八、建議先修課程 Suggested Prerequisite Course
九、課程其他要求 Other Requirements
十、學校教材上網及教師個人網址 University’s Web Portal And Teacher's Website
學校教材上網網址 University’s Teaching Material Portal:http://elearn.scu.edu.tw(於99.09.啟用)
教師個人網址 Teacher's Website:
其他 Others:
十一、計畫表公布後異動說明 Changes Made After Posting Syllabus